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新兴科学技术的母体。《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理工科专业通识性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整体科学素养、形成科学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概述
我校理工类大学物理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总学时为108,6个学分。课程内容体系由力学、热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部分构成,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坚持以“知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按照保证经典、加强现代、拓宽应用的原则,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非物理类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类型、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专业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物理》课程先后获校级优秀网络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线下一流课程。面对新时代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团队深入研究课程体系,立足《大学物理》课程服务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目的,进行课程体系重新梳理、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二、课程团队
《大学物理》课程团队成员中有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教育科研专家1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2人,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学院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先进个人1人,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多人被评为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和甘肃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大学物理》课程团队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大学物理》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一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校级重点实验示范中心。团队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主持的教改项目先后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励40多项,团队教师主编教材7部,发表教研论文40多篇,指导学生教育研究项目并发表论文10多篇。
三、教学设计与改革
《大学物理》课程团队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大学物理》被评为首批校级优秀网络课程,2010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推行《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科学构建课程教学新体系,将课程内容模块化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模块,教学团队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说明。
有针对性的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理念,着力为新工科建设服务,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模块从生活情境导入,结合案例研讨,使理工科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学原理,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2.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多维育人,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3.紧跟行业前沿,对标课程目标,持续优化《大学物理》教学资源,2019年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了《大学物理》课程的线上学习资源,打造课程习题库、模块测试题、试题库、例题讲解和课程讲解视频,补充了主题讨论和课外阅读资源。
4.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课前预习、课中对疑点、难点精讲解疑、课后案例研讨、辅导答疑,利用学生和老师的碎片时间解决由于课程授课面广,而课时少学习紧张的矛盾,全面提升了课程目标达成度。
四、教学创新与特色
1.对标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学科导向、学生中心的高阶教学体系,团队发挥自身教学和科研优势,重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出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依托大学物理校级重点实验中心,有效的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有机结合,培养理工科学生科研创新的综合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成了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多元教学模式,依托现代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闭环螺旋上升学习模式,满足了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碎片化和便携化学习需求,实现自主学习无时限,师生交流无空界的多元教学模式。
3.强化过程成效考核,实施了过程监控闭环反馈,持续改进的多元考评办法,实施可量化全过程考核模式,平时成绩从30%稳步提升至50%,师生时时根据考核成绩开展课后学业帮扶,效果明显,课程目标达成度逐年提升。
4.深挖活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赋予大学物理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功能,课外拓展育人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达成、价值引领的课程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效果与评价
通过两个教学周期的持续改进。有效提升了学习成效,实现了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素质达成,课程育人目标,近年来《大学物理》课程学校教学督导评教和学生网上评价都为优秀,学生反映学习效果良好,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学习效果都非常认可,也得到了学校督导的高度评价,大学物理课程考核通过率也有所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和综合成绩也逐年提升。